生产部:以“小举措”撬动 “大收益”
今年以来,金泰氯碱生产部聚焦仪表管理,以“非重要装置进口仪表国产化替代、重要装置进口仪表易损部件国产化”为思路,优化仪表配置,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施废旧物资利用,为降本增效工作注入活力。上半年,通过国产化替代与修旧利废节约采购及维护费用63万元,仪表检维修费同比降低74万元。
国产化替代:破局“高价依赖”,筑牢供应链安全
在公司电解、聚合等关键工序,进口仪表采购成本高、供应周期长。近年来国内仪表产业技术突飞猛进,且在成本、供货速度及本地化服务上优势明显。基于此,生产部结合生产运行实际,精准发力国产化替代工作,对烧碱分厂电解槽及树脂塔加酸阀、盐水PH计及ORP计等非重要装置部位进口仪表,全面推广国产替代;对部分进口自动阀填料、定位器等易损辅件,优先选用国产优质产品,大幅节约采购成本,同时打破了对国外产品的单一依赖,缩短了自控仪表备品备件供应周期,为供应链安全加上“双保险”,让生产装置“血脉”更畅通。
修旧利废:激活“沉睡资源”,延伸设备生命周期
瞄准存量资源,打出“修旧利废”组合拳,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故障仪表“望闻问切”,精准定位故障点。对自主可修复的,量身定制维修方案,明确流程、备件及质量标准,由自控专工组建团队“对症施治”;对不具备自主维修条件的仪表阀门,规范外委维修,坚决避免“盲目修、重复修”。在此过程中积累的故障数据信息与维修经验,还为后期仪表选型、日常维护及预防性检修提供了“活教材”,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,提升设备稳定性。
日常管控:织密“防护网络”,夯实稳定运行根基
着力构建全流程、多维度的自控仪表管理体系。在制度层面完善《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制度》《自控仪表管理制度》等系列规章制度,明确职责范围,从仪表的日常保养、参数校准到故障处置记录,确保每一项操作都有章可循;推行“网格化”巡检模式,将生产区域划分为多个责任区,对仪表的运行状态、显示数据、连接线路等进行细致检查,重点关注高温、高压等环境下的仪表工况,及时发现潜在隐患;定期组织仪表校准工作,按照国家计量标准对各类仪表进行精度检测与调整,确保仪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,为生产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筑牢坚实防线。
下一步,金泰氯碱生产部将严控自控仪表日常维护和检修质量,让每一台可修复的仪表阀门“重焕生机”,让国产化替代更精准高效,以点滴积累汇聚成公司治亏减亏、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,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